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新闻

沙尘袭北京,气象专家建议采用保护性耕作

发布时间:2017-05-07 18:24来源:中国网点击:

2017年5月5日,中国网发表文章“空袭北京! 沙尘暴"老窝"离你多远”(阅读原文请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文章中,中央气象台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碧辉分析了近些年我国沙尘天气状况,提出了沙尘暴防治措施,其中保护性耕作是主要技术内容之一, 原文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形成沙尘暴的三个条件:大风、不稳定的天气与沙源

 

沙尘暴是一种天气现象,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严重风沙天气。它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大风、不稳定的天气与沙源。人类尚不能消灭沙尘暴,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风与界面的粗糙度,减少浮尘的升空,从而不能随大气环流运行;降低流沙的跃动能力,固定沙丘,阻止沙漠的扩张,保护绿洲。

 

数据上看,我国近10年沙尘天气呈递减趋势,为何今年沙尘卷土重来?据介绍,北京的沙尘天主要分为外来沙尘和局地扬沙。这一次的沙尘天气就是被大风从上游带过来的。

 

而上游所在地是广袤的沙漠和沙地。乌兰布和沙漠是东亚地区最大的沙尘源地,是整个阿拉善生态体系的缩影。它是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也就是亚洲中部荒漠区与草原区的分水岭。每年,西伯利亚寒流与蒙古气旋冷风从这片干燥的土地上掠过,卷起沙尘,横扫大半个中国。

 

据中央气象台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碧辉介绍,客观上来说,最近10年,在人为治理和气候因素的共同作用,沙源地局部环境有所改善。一方面,整个气候变化导致这种影响,我国冷空气总体来说存在减弱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近些年我国做了很多防风固沙的工作,包括三北防护林等,沙源地的起沙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不利于形成沙尘天气。

 

从具体数据来看,2001年是沙尘天气的高发年份,出现沙尘过程22次,沙尘暴过程次数11次,为近年来最多,而到了2014年出现沙尘天气仅有7次。在2010年以后,包括2011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沙尘暴天气过程均不超过2次,2015年仅有1次,但对于此次的沙尘天气不少人也有疑问,既然有三北防护林等防沙手段,却为何还会出现如此大范围的沙尘天气?

 

张碧辉分析解释,三北防护林等措施主要改善局地气候,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但对于远距离、高空传输的沙尘作用有限。以本次影响北京的沙尘来说,是通过高空5000米的偏西气流传输而来,防护林的高度难以阻挡沙尘。

 

有哪些途径可以治理沙尘暴?

 

常规治理

 

(1)施放添加物改善土壤结构,包括有机肥、软泥、重油、沥青、塑胶型工业废弃物(如淡胶) 等。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在雨季到来之前则辅以灌溉。

 

(2)在耕作方式上一般按一定间距翻耕成行的与风向垂直的大土块,在干燥的耕地中翻挖横断面呈浑圆的土垄,高度不超过40cm。其他耕作措施概括如下:

 

①免耕或带状耕种:未翻耕的面积小于25%,使用除草剂清除杂草;

 

②垄耕:在垄上种植,垄间留茬,使用除草剂;

 

③覆盖耕种:种植之前先翻耕;

 

④少耕:风蚀季节耕种时保留15%~30%的残茬;

 

⑤防护性耕种:保留耕地表面的覆盖物;

 

⑥沿等高线耕种:在坡度小于8度的坡地实施;

 

⑦汇流的渠、沟等两旁种草和进行沟道治理;

 

⑧建设防风林。

 

(3)带状耕作是在周期为2年的休耕和种植轮作中,条带布设成需要的宽度,一厢休耕,相邻两厢种植;在3年的轮作中,两厢种植,第三厢休耕。更好的布局是在每两厢的边缘建立防护林带。尽管防护林存在自身水分的消耗,但可减少蒸腾达20%,因此在灌溉区采取两排高的树外面再种植两排低的树,一定时期后砍伐一半,并在第一年耙地时切断防护林的横向根系,阻止对农作物的竞争。

 

(4)干旱地区确保合理的作物留茬,以增加地表糙度。

 

(5)作物采取轮作或间作。谷物之后是豆类,随后是条带状农作物或翻耕,然后再是谷物,同时向土壤增加残余物。随着无机肥的使用,间作在干旱地区的应用更广泛,有几套耕作系统,其中重要之一的是“绿洲型农业”,有两到三层植物用作遮盖层,下面是果树,地表层是农作物层。

 

(6)可以使用防沙植物有胡枝子、三叶草、苜蓿、野豌豆、大豆、豌豆、野葛、扁豆、芦苇、本地草类、豆类、本地作物、野生作物等。

 

 (7)在地表出现风沙活动的地方,主要采取工程固沙,用高粱属植物或粟的秸秆作防风篱、防护网格。也有在雨季植草或在重点防护地区上风向营造防护林的生物固沙。

原文链接:http://cppcc.china.com.cn/2017-05/05/content_40752657.htm

其他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