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新闻

保护性耕作技术被选入《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7-07-05 15:17点击:

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环保部、水利部6部委日前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黑土地保护提出了操作办法和细化措施。

《纲要》技术模式包括五项:

 一是积造利用有机肥,控污增肥。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持续提升耕地基础地力。建设有机肥生产积造设施。在城郊肥源集中区,规模畜禽场(养殖小区)周边建设有机肥工厂,在畜禽养殖集中区建设有机肥生产车间,在农村秸秆丰富、畜禽分散养殖的地区建设小型有机肥堆沤池(场),因地制宜促进有机肥资源转化利用。推进秸秆还田,配置大马力机械、秸秆还田机械和免耕播种机,因地制宜开展秸秆粉碎深翻还田、秸秆覆盖免耕还田等。在秸秆丰富地区,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电)站,秸秆固化成型燃烧供热,实施灰渣还田,减少秸秆焚烧。

二是控制土壤侵蚀,保土保肥。加强坡耕地与风蚀沙化土地综合防护与治理,控制水土和养分流失,遏制黑土地退化和肥力下降。对漫川漫岗与低山丘陵区耕地,改顺坡种植为机械起垄等高横向种植,或改长坡种植为短坡种植,等高修筑地埂并种植生物篱,根据地形布局修建机耕道。对侵蚀沟采取沟头防护、削坡、栽种护沟林等综合措施。对低洼易涝区耕地修建条田化排水、截水排涝设施,减轻积水对农作物播种和生长的不利影响。

三是耕作层深松耕,保水保肥。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推广少免耕、秸秆覆盖、深松等技术,构建高标准耕作层,改善黑土地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保水保肥能力。在平原地区土壤粘重、犁底层浅的旱地实施机械深松深耕,配置大型动力机械,配套使用深松机、深耕犁,通过深松和深翻,有效加深耕作层、打破犁底层。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表土要剥离利用,将所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四是科学施肥灌水,节水节肥。深入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制定东北黑土区农作物科学施肥配方和科学灌溉制度。促进农企合作,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小型智能化配肥站和大型配肥中心,推行精准施肥作业,推广配方肥、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在玉米、水稻优势产区全面推进配方施肥到田。配置包括首部控制系统、田间管道系统和滴灌带的水肥设施,健全灌溉试验站网,推广水肥一体化和节水灌溉技术。

五是调整优化结构,养地补肥。在黑龙江和内蒙古北部冷凉区,以及吉林和黑龙江东部山区,适度压缩籽粒玉米种植规模,推广玉米与大豆轮作和“粮改饲”,发展青贮玉米、饲料油菜、苜蓿、黑麦草、燕麦等优质饲草料。在适宜地区推广大豆接种根瘤菌技术,实现种地与养地相统一。推进种养结合,发展种养配套的混合农场,推进畜禽粪便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积极支持发展奶牛、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牧业,实行秸秆“过腹还田”。

其他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