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津“三夏”农机化生产大面积作业从6月12日开始,6月24日在最北部的蓟县收官,用时12天,完成了168万亩小麦的机收,160余万亩夏玉米的机播,处理秸秆168万亩,其中粉碎还田162万亩,打捆外运6万余亩。随着“三夏”农机化生产作业任务的完成,胜利的实现了夏粮颗粒归仓,秋粮播种完毕,秸秆全量化利用,大获全胜。
由于秸秆综合利用所占权重的增大,因此,我们说2016年天津“三夏”农机化生产是从忐忑开始,喜悦收官。关于“三夏”整个工作,官方的总结很长,从组织领导、机具调度、监督检查、宣传报道等全方面多层次的展开,洋洋洒洒、面面俱到,好几千字呢,没错,忙碌了一通,辛苦了一通,真是应该好好的进行全面总结,有什么成绩、经验、不足和改进措施。不过咱这杂记就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记叙了,只是用几个“三”的数字来形象描述这其中关于秸秆的这些和那些事,因为这是整个麦收期间最让人忐忑的事。
还是先通透一下什么是 “五个三”。
一,三个同步。今年 “三夏”阵雨频频,客观上促使农民抢收抢种,因此,机收、机播和秸秆利用作业在时间上基本实现三个同步,即:机收小麦的同时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还田之后进行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酣畅淋漓。达到了成熟一亩,收获一亩,处理一亩,播种一亩,从而没给秸秆焚烧留下时间和空间。机收机播的同步,甚至可以造成“三夏”变“两夏”的错觉。
二,三个百分百。机收、机播和秸秆利用基本实现百分百,即:小麦机收率100%,玉米机播率100%,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基本全量化利用(但有一个被监测到的火点,过火面积约5亩,与全市168万亩相比,要说全量化利用也算说得过去,因此也就大胆以百分百表述了)。
三,三个想不到。想不到着火点找也找不到;想不到秸秆粉碎效果这样好,玉米全部免耕播种了;想不到秸秆身价变俏,买也买不到。过去是狼烟四起、烽火遍地,现在真是找不到了。使劲推了几十年的免耕播种技术这一夏就全实现了。 “三夏”变“两夏”,秸秆打捆来不及,供给不足,因此造成买也买不到。
四,三个结合。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三个结合。充足的带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是基础,市区县和乡镇关于一定的作业补贴是激励,行政强制、严格执法是保证。
五,三个紧盯。盯人、盯机、盯麦田。盯点火的人,盯收割机是否粉碎秸秆,盯还没有收割的麦田,直到下茬播种完毕。除了我们农机部门30多个督导巡查组外,环保、综合执法也在行动,而乡镇村领导干部每天在路边、地头的一线,戴着红袖章,有麦田的地方就有干部、网格巡查员,有不少午餐都在路边地边“享用”了。到晚上9点多麦秸返潮才撤离,那叫一个真心的辛苦,要知道我们是168万亩啊,全国都如此那会咋样!
过去我们说“三夏”生产是机械化的“三夏”,而现如今则大大的不同了,是装备化的“三夏”、信息化的“三夏”,也是绿色的“三夏”、法治的“三夏”。抢收抢播很重要,不可懈怠,但在基本机械化生产的条件下,“三夏”的聚焦点更多给了秸秆,秸秆处理是热点,天上有环保卫星、气象卫星监测,地面有巡视员穿梭,着眼点就是不给焚烧秸秆的时间和空间。
秸秆问题,焚烧、禁烧是主题词。而还田、打捆,发电、造纸,饲料、基料,等等,则是众多的选项,每个选项的采用,受时间、空间、技术等等因素的制约,但前提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禁烧。
本文道出了这几多的“三”,外人可能只是觉得热闹,但这其中所包含的艰辛、苦衷、无奈和喜悦,只有我们这些“三夏”期间在田地间往来奔走的农机人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