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新闻

记者来信:黑土地黄沙漫天不可小视

发布时间:2019-04-20 22:53点击:
​文章转自吉林新华社报道, 来源是新华社。
原文链接: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6017557?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新华社长春4月19日电(记者陈俊、刘硕)记者近日在吉林中部地区采访春耕备耕时,一场最大风力超过8级的大风席卷广袤的黑土地。黑土地上风沙狂舞,俨然一幅沙漠戈壁的图景。虽然这样的景象并不常见,但黄沙漫天仍然暴露出黑土地上存在的隐忧。

黑土地为啥会黄沙漫天?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农民和基层农业干部,他们表示,一方面是因为近期当地降雨较少,气候干旱,再加之春耕之前农民整地,表土较松,与大风因素叠加就形成了风沙。但另一方面,传统的“掠夺式”耕种方式和植被破坏等深层因素也不可忽视,土壤退化和农田防护林带弱化现象必须引起关注。

“小时候这边都是树林和湿地,后来全都被开垦了,湿地没了,小气候破坏了,降雨也没以前多。”一位吉林中部产粮大县的农民对记者说,随着地表原有的林木逐渐被玉米等作物替代,植被对水土的保护功能逐渐消退,风挡不住,水留不住,生态逐步恶化。

采访中不少人都提到了长期以来人们对黑土地进行的“掠夺式”耕作。为了增产,一些农民长期养成过量使用农药化肥透支地力的耕作习惯,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黑土层逐渐变薄,原本肥沃的黑土地一点点变成“焦黄”的面容,“攥一把能出油”的好土质不复存在。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农田周边原有的防护林带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不成带,也不成网,防风、固土、涵养水源等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一些基层干部说,虽然修复防护林带有相关政策支持,但资金使用、栽植管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快速推进尚存难处。

值得期待的是,基层干部和农民也意识到了“黄沙漫天”并不是黑土地应有的气质。目前,秸秆还田覆盖保护性耕作等有利于防风固土和提高黑土有机质含量的耕作方式正在逐步扩大覆盖面,越来越多农民也开始采取“减药减肥”的绿色耕种理念。在一些地方,农田防护林带修复也在逐步推进。

保护黑土地,时不我待。树苗从栽植到成林,并且具备防风功能,一般需要数年时间,完善防护林带工作必须抓紧抓实。黑土地的有机质破坏容易恢复难,如不及时强化保护势必会加速退化。我们期待,具备保护黑土地意识的农民越来越多,先进耕种模式的推广再快些,农田防护林带修复程度再提高些。唯有如此,才能让黑土地不再毫无防备地面对大风的侵蚀,让宝贵的黑土资源得以永续。

编辑:岳宇

其他重要新闻